近年來,隨著云計算產業、物聯網技術、智能電網的高速發展,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智能電飯煲等等此類的智能電器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智能電器與傳統電器最大的區別是精密、嬌貴的電子元器件,它們對輸入輸出的電流與電壓穩定性要求非常高,在英特爾、IBM等頂級芯片研發機構,如何防止電壓電流出現電涌,是一切工作的基礎。
電涌又叫浪涌,是指電壓在短時間內大幅度超過正常電壓的現象。電涌可以立即或慢慢損壞用電設備,特別是對精密電器的殺傷力極大,更甚時可能燒爆家用電器、導致火災,所以電涌危害也是不可忽視。
那電涌危害來源于哪里呢?電涌危害的來源有兩類:外部電涌和內部電涌。外部電涌最主要來源于雷電,另一個來源是電網中開關操作等在電力線路上產生的過電壓。而內部電涌主要是來源于大功率電氣設備,例如電梯、空調和冰箱。這些大功率設備在啟動和關閉壓縮機和電動機等部件時需要大量的電能。這種切換操作會產生突然且短暫的電力需求,從而擾亂電壓的穩定。雖然這些電涌危害遠不及雷電,但是它們的強度也可以立即或慢慢損壞設備元件,這種損壞在很多建筑物的電力系統中都經常發生。
而電涌危害主要分成兩種:災難性危害和積累性危害。災難性的電涌危害是指一個電涌電壓超過設備的承受能力,則這個設備完全被破壞或壽命大大降。積累性電涌危害是指多個小電涌累積效應造成半導體器件性能的衰退、設備發故障和壽命的縮短,最后導致停產或是生產力的下降。這種積累性的電涌危害常常存在于計算機、電腦、電視、音響、手機、數碼相機等等這些精密電器。
所以,電涌危害主要有以下七種:
1、數據錯失
2、電路損毀,現象有:
l 飛?。涸诒粨p的部件上留下明顯的電弧痕跡;
l 電暈:在絕緣體表面上,有明顯的電蝕痕跡,被蝕部位絕緣下降;
l 控制電路的IC等元件損壞;
l 一般電子設備、家用電器的整流元件、穩壓元件損壞;
l 接地故障成設備帶電(單相接地):造成設備相間短路(電機相間短路)
3、性能衰退
4、電池短命
5、卡機重啟
6、屏幕閃抖
7、聲音噪雜
在中國,電涌可以說是無處不在,所有沒得到抗電涌保護的電器都會處于被損壞的危險中。因此,抗電涌危害可謂刻不容緩,作為電器電源連接和電器保護的最后一道門的插座,目前國內市場上的大多產品都不具有抗電涌保護功能,只有少數大品牌具有抗電涌插座,抗電涌插座設置電涌保護器,它就像電力海綿一樣吸收危險的額外電壓和電流,防止其竄入家電設備。同時,鑒于電力海綿的吸收能量有一定限度,一旦超過它的最大承受值,抗電涌插座其內部溫度保險絲就會自動斷開,切斷電源供應以確保家電和自身的用電安全。
目前抗電涌的概念在國外是非常普及的,99%的美國和歐美的插座都帶抗電涌功能。而在中國,抗電涌的概念才開始被老百姓所接受,隨著智能電器的普及,為了更好的保護智能電器,選擇配備抗電涌插座作為智能電器的保護伴侶